大腸癌篩查近300人確診比率超預期  一時便秘一時肚瀉是警號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7/11/20 17:25

最後更新: 2017/11/20 18:44

分享:

分享:

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監測及流行病學處社會醫學顧問醫生程卓端。(張永康攝)

衞生防護中心去年9月下旬展開為期三年分階段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,並於今年2月下旬推行第二階段,兩階段已有共逾4萬名合資格人士參加,當中有291人確診大腸癌,佔轉介照腸鏡個案6.5%,遠高於中心預期的3%。

篩查計劃第三階段將於下周一(27日)起展開,合資格人士涵蓋1952年至1955年出生,即現年62至65歲的人士,預計有約38萬名合資格人士在此階段受惠。

衞生防護中心去年9月28日展開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,首階段資助1946年至1948年出生者進行篩查,並於今年2月下旬開展第二階段,資助1949至1951年出生人士,單計該群新增合資格人士參與率,暫佔7.4%。中心期望第三階段開展後,可突破雙位數百分率。至於去年9月展開的首階段參與率,累積達11.8%。

兩階段截至9月27日,已有共40,309名合資格人士參與大便隠血測試,當中13.5%大便隱血測試結果呈陽性反應,需進一步轉介作大腸鏡檢查。

5200多名已轉介作大腸鏡檢查的人士當中,有4500人完成診症及檢查,並找出291人確診大腸癌,佔6.5%;3089人有大腸腺瘤並已建議切除,及594人大腸瘜肉增生、大腸發炎或沒有病理變化,不會增加患癌風險,以及527人沒有發現瘜肉。

中心統計亦顯示,共有25名參加者在進行大腸鏡檢查及切除瘜肉後有出血及穿腸情況,全部情況穩定,也低於中心指標。

中心監測及流行病學處主任程卓端指直言,6.5%的大腸癌確診率的確令人有少許意外,但她解釋,由於計劃是由年紀最大人士開始篩查,年齡愈大的人患癌比率較高,容易拉高大腸癌確診率,她相信隨着篩查計劃的年齡向下開展,比率會下降。

程卓端指,經篩查發現的大腸癌6成屬早期,治愈率相對較高,相反並非經先導計劃發現的大腸癌患者,僅4成屬早期,反映先導計劃有效及早發現癌症。她說,先導計劃中4成發現屬第三或第四期的患者,有可能是沒有理會身體早已發出的先兆,

他們以為大便出血只是代表熱氣或生痔瘡,一時便秘一時肚瀉又以為只是吃錯食物,其實已是癌症警號。

中心又說,在所有參加者中,錄得25宗併發症,當中21宗屬腸出血、1宗穿腸及3宗其他併發症,此數字低於署方設立的指標。

另外,中心表示,截至今月17日,共有644名已登記基層醫療醫生參與進行大便免疫化學測試,97%扣除來自政府的280元資助後,不收額外費用,其餘3%最高額外收取300元,他們來自948間診所﹔至於已登記進行大腸鏡檢查的醫生人數有154名,來自302間診所,8成醫生不會向沒有切除瘜肉人士收取額外費用,即使需切除,6成8亦不會收費﹔至於大腸鏡檢查的額外收費上限則為1000元。

中心原預計由完成基層醫療醫生診症及測試,至完成大腸鏡檢查的輪候時間為8星期,但計劃推展一年,平均實際輪候時間僅3星期,比預期理想。

70歲的周女士指,母親早年因大腸癌離世,擔心有遺傳風險,但一直沒有病癥。她去年10月在區議員介紹下,到沙田一私家診所接受大便隱血測試,證實為陽性,其後再轉介接受大腸鏡檢查,發現腸內有3粒小瘜肉,現已完成切除手術。

她說,由進行大便測試至完成手術,整個過程僅約一個月,亦只花費共140元,形容對所有合資格長者是福利,已推介給身邊朋友。

71歲的黃女士一直身體健康,沒有任何不適,年初在工聯會協助下接受大便隱血測試,發現呈陽性後到醫院接受大腸鏡檢驗,發現腸內有「一顆豆」大小的瘜肉,隨即進行切除,她形容整個過程於一星期內完成,期間沒有任何痛楚。

但她建議,政府應將參與大腸癌篩查計劃的醫生名單,除了上載於網頁,也應印刷實體刊物,「不是每位長者都懂得上互聯網查閱哪一位醫生有參與計劃」。

【延伸閱讀】大腸癌發病率高過肺癌 邊種癌症是頭號殺手?

【其他熱話】2歲女童早熟來月經 大學研究揭膠地墊釋塑化劑惹禍